久久人人玩人妻潮喷内射人人_中文字幕日本人妻久久久免费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五月天_在线播放无码后入内射少妇

大學生新聞網,大學生新聞發布平臺
大學生新聞網
大學生新聞大學生活校園文學大學生村官
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經歷社會實踐報告社會實踐總結社會實踐心得
全國排名校友會版軟科排名分類排名本科排名一本排名二本排名專科排名
求職簡歷職場法則面試技巧職場故事求職招聘大學生就業
英語學習計算機學習電氣工程機械工程經濟管理建筑設計財務會計
申請書證明書檢討書自薦信演講稿心得體會調查報告讀后感求職信推薦信其它范文
 

戲韻流芳——新型宜居城市建設助推者

題目:戲韻流芳——新型宜居城市建設助推者
學校:南京財經大學
團隊名稱:戲韻流芳小隊
作者:張懿萱 譚煒 唐悅舒
摘要:城市形象建設是城市總體建設的重要內容,新型宜居城市的定位已不僅局限于經濟發達、交通便利,而是轉向人文關懷。隨著老年人口數量增加,養老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因此,我們的團隊通過走訪淮安市、連云港市、鹽城市等多地養老院、社區老人,對以戲曲文化為代表的地方傳統文化在養老方面發揮的作用進行調研,從而了解在“老齡化社會”、“互聯網+”的背景下,地方傳統文化對于新型宜居城市建設的作用與意義,同時提出建設性建議。
 
關鍵詞:老年生活 老齡化 地方傳統文化 宜居城市 城市形象
 
  • 研究概述
1.1研究背景
1.1.1淮海戲介紹
淮海地區是蘇魯豫皖四省的交界處,這個區域歷史悠久,方言種類繁多,其中江淮、中原等地方言占據了主導地位。“淮海戲”就在這樣獨特的地域環境中誕生。淮海戲被譽為江蘇的“三小戲”之一,在當地, 它被人們譽為“鄉音、鄉情、鄉俗”的代名詞[1]。淮海戲起源于沿門說唱民間故事的“門頭詞”,在唱腔方面,呈現出曲調質樸、高亢、豪放的特質。其最大的亮點在于以“唱”為主,并兼具豐富多樣的肢體動作,用“唱”和“演”來表現生活的喜怒哀樂、人情世故等。
1.1.2淮海戲現狀
淮海戲植根于地方文化,代表了淮海地區的生活特色。淮海戲在淮海地區,多是以劇團表演的形式傳播,而隨著目前表演形式的更新變換,戲曲傳承呈現略微頹勢。除了較為活躍的戲曲,淮海戲的表演多是在地方劇院演出,或者由民間組織進行表演。而民間組織的表演者多年紀較大,因為從小受到戲曲文化影響而從事相關職業。由于戲曲的普及度不高,專業性又較強,所以老年人對于淮海戲的喜愛程度高于其他年齡層次。
1.1.3文化養老介紹與現狀
文化養老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其與文化內涵的三個層次相對應:第一層次是基于個人愛好與事業開展的學習;第二層次是參加文化培訓,陶冶個人情操;第三層次是休閑文娛體育活動。從宏觀制度層面來講,文化養老應該是反映特定的價值取向,以滿足老年人的精神需要為主、借助文化活動實施的養老服務及制度體系。從微觀內容層面,文化養老是相對于物質養老而言,在滿足老年人基本物質贍養的基礎上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提供精神慰藉、滿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是一種高品質的養老方式。
文化養老相較于傳統養老產生了幾個方面的轉變[2]:內容上涉及了整個養老體系的頂層制度設計;形式上更加強調老年人的主觀能動性;提供者由家庭轉變成市場主體。然而,在推動文化養老發展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文化養老自主性差、文化養老定位混亂、文化設施設置不合理與共享性不足和創新驅動下的內涵缺乏。
 
1.2研究目的及意義
1.2.1研究目的
  1. 了解淮劇與淮海戲,豐富老年人的精神養老形式
  2. 剖析傳統戲劇在推動文化養老過程中面臨的困境,探究戲曲養老的創新途徑
  3. 了解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地方戲劇文化對于城市形象建設的作用與意義
1.2.2研究意義
(一)國家層面
推動文化養老高質量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迫切需要。“物質貧乏不是社會主義,精神空虛也不是社會主義”[3],老年人既是“精神食糧”的消費者也是“精神食糧”的創造者。實踐團隊通過走訪調查,對于淮海戲的現狀和戲曲養老的發展做出更深層次思考,認識到推動文化養老高質量發展,激發和釋放老年人的文化創新創造熱情,有利于推動和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同時,團隊成員觀察到,國內多社區為發展文化養老,紛紛豐富社區文化活動,而以淮劇與淮海戲為代表的戲劇文化中正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元素。研究有利于更多城市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促進城市形象建設,進一步貫徹落實文化自信道路。
(二)社會層面
“藝術文化養老”的建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進一步闡釋了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理念。[4]文化養老是一種適應時代要求的養老方式,而地方戲曲作為老年人最為習慣的文化表現方式,在文化養老的推進過程中又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動文化養老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能夠促進老年人自由全面發展,提升老年人的素質能力,讓每個老年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生活空間區域和發展方向,盡己所能老有所為。將戲劇元素應用到文化養老之中,進而推動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與城市形象的建設。
(三)個人層面
了解家鄉的戲劇文化有利于幫助青年更深刻地了解地區歷史變遷,培養其歷史觀、民族觀;了解家鄉地區戲曲養老的發展情況有利于青年認識國家文化強國政策。同時,戲劇中所講述的傳統故事、蘊含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對于個人價值觀的塑造與精神世界的建設有著重要作用。筆者認為,在如今這樣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中,面對外來文化的沖擊,作為青年的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了解、傳承屬于自己民族的文化。
本次暑期社會實踐中,我們充分發揮自己特長,通過搜集整合資料與實地考察,充分鍛煉了自己的社會調研能力,增加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而在走出校園深入社會的過程中,我們的社會責任感也得到顯著提高,進一步認識到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應當與時代同頻共振。
 
 
  • 研究過程
本次研究主要為線下走訪,團隊成員通過走訪淮安、連云港等多地社區中的老人以及老年歌舞團,充分了解當下老年人的生活狀態,對于本次的研究課題形成了初步認知。
研究方法:文獻法 觀察法 訪問法
2.1實地考察
2.1.1淮安實地走訪老年歌舞團
2023年7月18日至19日,“戲韻流芳”團隊在淮安市淮安區邀請本地一支由六十歲以上老年人組成的歌舞團在淮安區欣天地商場為群眾帶來了一場美輪美奐的公益表演。歌舞團成員依次表演了搖花船、打蓮湘等地方傳統舞蹈,獲得了在場觀眾的一致好評。演出結束后,團隊成員對主演們進行采訪。在采訪中,團隊成員了解到這個歌舞團的成立初衷是聚集志同道合的老人們去豐富自己的閑暇時間。主演陳奶奶提到,隨著年歲增長,與社會逐漸脫節,可供老年人娛樂的途徑減少,與子女交流機會減少,使得自己時常感到孤獨。她說,召集了同樣熱愛傳統文化、熱愛舞蹈的伙伴一起排練一起交流使她感到充實。同時,她們的歌舞團積極參加省里、國家的比賽,將當地的傳統文化弘揚出去,為自己的城市爭光。說起這些的時候,她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本次實踐活動中,團隊成員深入了解體驗了淮安當地的傳統文化,也進一步認識了想通過挖掘城市特有文化元素,打造城市形象名片,從而打造新型宜居城市,關鍵在于老人與孩童。老年人對于傳統文化有著天然的認同與熱愛,孩童在老人耳濡目染之下,也會逐漸喜愛傳統文化。故此,團隊成員認為大力推廣這樣的老年歌舞團是十分有必要的。
2.1.2連云港、鹽城等地區走訪社區老人
8月5日,南京財經大學戲韻流芳實踐團隊走訪了附近的養老院、社區,以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藝術文化為宗旨,與老年人們一同探討戲曲的知識。此次活動不僅讓老人們憶起了戲曲的美好時光,還教授了老人們使用智能手機收聽戲曲的方法,共同感悟智能時代的戲曲樂趣。
活動一開始,實踐團隊的成員們逐個與老人們進行交流,以了解他們對戲曲文化的理解和喜好。在采訪中,老人們紛紛表示,戲曲是傳統文化的瑰寶,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對于自己而言也是童年的回憶和伙伴。他們熱情地分享自己喜歡的戲曲類型和角色,京劇、評劇、豫劇等各具特色的戲曲形式成為了他們爭相贊美的對象。
隨后,實踐團隊成員們耐心地教導老人們如何使用智能手機收聽自己喜歡的戲曲。盡管老人們對智能手機感到陌生和困惑,但在團隊成員的指導下,他們逐漸學會了如何下載戲曲音源,并通過手機播放器欣賞自己鐘愛的戲曲作品。此外,一些老人們還展示了他們自己的戲曲歌唱技巧,為大家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表演。
在采訪過程中,成員們遇到了一位熱愛淮海戲的老人。她對淮海戲情有獨鐘,每當有空閑時間,她都會選擇在收音機上或廣場上聆聽這種戲曲。通過與她的交流,團隊成員深刻體會到戲曲對于健康養老和快樂養老的助力。
活動結束后,團隊成員們紛紛表示這次走訪充滿了溫情與感動。他們深刻體會到戲曲文化對老年人的重要性,它不僅是傳統藝術的傳承,更是老人們心靈的寄托和記憶的延續。同時,通過教導老人們使用智能手機收聽戲曲,團隊成員們也感受到科技對藝術的推動和傳播力量。在現代科技的引領下,戲曲得以傳承并與智能時代相結合,更好地傳達著我們民族的文化內涵。
2.1.3總結
通過在淮安等多地的實地走訪調研,我們對于以戲曲為代表的地方傳統文化又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地方傳統文化不僅是一個地區歷史、文化的積淀,更是當地人民智慧的結晶、精神的慰藉。老年人帶娃在當今中國社會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老有所依,幼有所教”不僅是為其提供基本物質生活的保障,而應更關注其精神生活。在實地調研之后,團隊成員深刻認識到戲曲對于健康養老和快樂養老的積極影響。戲曲作為一種傳統文化形式,不僅能夠滿足老人審美的需求,還能夠給予他們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現代科技的進步也為老人們提供了更多便利的方式來欣賞戲曲。因此,應該積極推廣和傳承戲曲文化,讓更多的老人能夠享受到戲曲帶來的健康和快樂。同時,老年歌舞團的推廣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其一,它解決了老年人閑暇時間空虛孤獨的困境;其二,它更加親民化,大眾化,為不愿花錢買票去看表演的人提供機會,去了解并熱愛傳統文化;其三,它的觀眾大多是老年人與孩童,讓孩童盡早接觸并培養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在這樣的模式下,老有所養、幼有所教,那么青年人也可更為放心地去投入社會主義建設,從而推動新型宜居城市的形成,讓傳統文化成為城市靚麗的名片。
  • 研究結果
3.1戲劇在發展中遇到的困境
(一)多元文化沖擊,戲曲市場萎縮
在互聯網時代下,地方戲曲受到多元文化的沖擊,在快節奏的社會生活中,相比于冗長的戲曲人們更傾向于適合打發碎片化時間的影視和短視頻。各類新媒體平臺的出現使得青年人對傳統戲曲文化失去了興趣,中老年人也有不少沉迷于棋牌、網絡K歌、廣場舞等娛樂文化,因此方言戲曲的觀眾大量減少。因此,戲曲演出的市場不斷萎縮,戲曲演員的收入略顯拮據,這一現狀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戲劇人才投身戲曲藝術的積極性,許多演員產生了消極對待的心理甚至有了轉行的想法。劇團的運營情況不佳也會制約劇目的創新和編排,影響戲曲演出的呈現效果,使原本支持戲曲發展的集體和個人減少對劇團的投入,許多劇團因此面臨倒閉的窘境。
(二)人員配置不齊,專業人才緊缺
同時,當代戲曲教育的體系還不完善,對青年一代戲曲人才的培養跟不上,出現了傳承斷層的情況,嚴重威脅到戲曲的生存和發展。地方戲曲的傳承主要靠的是師徒模式,群眾普及率較低,要培養一批成熟的地方戲曲演員絕非一日之功。戲曲演員的培養周期長,大多數戲曲演員都是從小開始學習,而當代的學生面臨著學業壓力大、練功辛苦、出路選擇狹窄等現實問題,這些現實問題讓孩子們放棄了戲曲文化的學習。許多地方的老一輩演員因退休、傷病等原因退出舞臺,后繼無人的現象比比皆是。人才儲備已經出現了嚴重的斷層,傳承問題已是刻不容緩。[5]
(三)傳統戲曲表演藝術與時代審美脫節
傳統戲曲表演藝術與時代審美脫節可以從兩個角度進行分析。從人們關注點的角度來看,當前人們更關注視覺化內容,并且要求這些內容形式新穎、節奏明快。而傳統戲曲講究慢工出細活,以高標準、高質量來對待一招一式、一唱一和,因此呈現出的內容往往節奏較慢,并且形式較為單一,很難在第一時間引人注意。從思想觀念和認知的角度來看,傳統戲曲表演藝術所崇尚的一些觀念難以得到現代人的認可,比如“忠臣孝子”在很多年輕人看來是迂腐的,不符合他們追求個性的心態,因此,他們會對這類思想產生一定的排斥心理,更不會主動欣賞和品味傳統戲曲表演藝術。[6]
3.2戲劇在傳承創新中的建議
(一)完善人才配置,著力隊伍建設
對于淮海戲和淮劇這類地方戲曲而言,人才是傳承的決定性因素。目前戲曲從業者青黃不接,為了戲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無論是從事組織管理的文化館還是具體演出的戲曲團隊,都迫切需要充實一批懂業務,在戲劇、曲藝方面有實際工作能力的人才。地方政府可以采取措施吸引人才的加入,例如比如設置相關編制崗位,完善文化館的人才配置,同時也可以制定中長期人才培養計劃,提供各種人才培訓機會,包括在中小學開設戲曲課程以及戲曲社團,安排淮海戲、淮劇大師進入校園,將戲曲文化帶進校園,讓更多的青少年加入戲曲的隊伍中來,讓更多的青少年了解戲曲、熱愛戲曲并積極傳播戲曲文化。
(二)加強經費保障,強化扶持力度
面對戲曲市場萎縮,戲曲從業者收入較低的現狀,戲曲文化急需政策的扶持以及經費的保障。政府可以設立淮海戲與淮劇發展專項資金,這一資金專門用于創作創新劇目,豐富戲曲團隊物資,將戲曲演出作為專項活動納入公共文化服務名錄,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大力開展送戲曲活動,加大流動演出場次。一方面可以加強和提高政府補貼的份額和范圍,另一方面可暢通社會資本捐贈戲曲的渠道,鼓勵引導社會各方以多種形式如資助項目、提供設施等參與到戲劇、曲藝的傳承發展中來。多方資金的注入,可以增加演出團隊的生存活力,同時還可以為團隊提供創作發展資金。[7]除了資金上的直接支持,政府也可以在社區中放置廣告牌、搭建舞臺,讓淮海戲與淮劇走進人們的生活。
(三)優化節目內容,契合時代主題
目前,多數戲曲演出團隊演出的劇目缺少創新,往往以傳統的戲曲劇目為主或是照搬現有的劇目,淮海戲帶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劇情較為老套,多以家庭倫理戲、男女情愛戲為主,而淮劇又多含悲情色彩,無法滿足大眾工作之余的娛樂需求,因此,傳統劇目也需要擁抱時代,與時俱進,與時代審美相一致。不斷推陳出新的高質量作品才能抓住觀眾,贏得市場。各個戲曲團隊可以堅持“能反映當下的生活、能適合各個年齡層次觀看的劇目”的原則,通過改編熱門小說、反映社會熱點、跨界合作等方式,演繹老百姓身邊事,反映老百姓當下生活,以優質內容抓住觀眾。[8]同時,團隊也要培養和鍛煉團隊自身的編創能力,形成團隊的核心競爭力,創作出更多獨具特色的藝術作品。
(四)多種途徑傳播,拓展發展空間
多媒體時代,年輕人對藝術也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下場親身參與戲劇體驗是更多年輕人的選擇,劇本殺、戲曲古裝照的流行就是一個極好的證明。政府可以推出的“淮海戲戲劇藝術沉浸式體驗季”,面向市民廣泛開展戲劇沙龍、劇本圍讀、劇目賞析、戲劇角色體驗等類型豐富、兼具專業性和趣味性的主題戲劇活動,邀請專業淮海戲、淮劇演員帶領市民進行相關活動。對于老年人而言,這類活動或許并不合適,政府應當聯合各個社區、敬老院,定期安排淮海戲與淮劇演員進行演出,可以向老年人傳授一些基礎的戲曲知識,觀看表演的老年人在社區或是敬老院中的閑聊會讓淮海戲在老年人群體中掀起熱潮。
(五)數字賦能傳播,吸引年輕觀眾
在互聯網時代,大眾更加追求便捷,藝術也不例外。科技的發展勢必對戲曲的傳播方式和觀演模式產生顛覆式的影響,對年輕人來說,往往更容易接受短視頻這樣的碎片化信息,也更加注重信息傳播場景的轉換,因此,元宇宙技術、視頻直播、云直播、云回看等體驗模式得到了廣泛的運用。云演出進入大眾的視野是疫情之初,如今3年過去,線上演出已然成為了演藝活動的重要抓手。此外,淮海戲與淮劇的創作者需要將藝術展示前移,即從創作初期就運用直播、紀錄片等形式向大眾展示創作過程,讓年輕一代了解淮海戲與淮劇背后的歷史積淀。
3.3戲劇在城市形象建設方面的作用與建議
(一)城市形象建設要素
城市形象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城市文化, 是城市文化的綜合反映和城市文化的外部形象展現。城市文化可以說是城市形象的靈魂。注入城市文化, 城市形象就會產生凝聚力和吸引力, 從而具有更大的影響力和較強的知名度, 也即意味著城市具有了更強的競爭優勢。獨特的城市文化, 作為城市的寶貴財富, 已逐漸與城市形象融為一體, 文化因素在城市形象的塑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沒有文化底蘊的城市就像一座沒有靈魂的家園。因此城市形象必須以城市文化作基礎。[9]
戲曲文化是城市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以蘇北的淮安、連云港、鹽城三市舉例,三地都具有獨特的淮海戲與淮劇文化,淮海戲與淮劇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三地應當牢牢抓住地方特色的戲劇文化,將其打造成為城市的獨特記憶點,讓城市個性化、風格化的具體展現通過城市標志性建筑物、特色民族文化等展示出來,讓戲曲文化與城市形象融為一體,進而打造充滿文化色彩的蘇北城市形象。
  • 戲劇文化對于城市形象建設的作用
  1. 豐富城市的文化內涵
城市的核心競爭力決定著一個城市的興衰,文化則是競爭力的核心,城市的根與魂與傳統文化息息相關。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目前,各個城市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各大多采用創新城市建設、弘揚城市文化等戰略。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地方文化藝術受到更多關注,傳統文化越來越多地被運用到城市形象塑造中。戲曲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若將其運用到城市形象塑造中,充分挖掘文化內涵及特色文化,能夠豐富城市的文化內涵,形成獨特的城市形象,這不僅是對民族文化的審美反映,更是宣傳地方戲曲文化的重要途徑。
  1. 提高城市居民的光榮感
城市是社會建設發展的根基,城市向社會傳遞優良的形象品味,既可以強化城市自身的社會影響力,也可使城市居民對所在城市產生光榮感、自豪感,積極參與到城市的建設發展領域。[5]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物質需求逐漸得到滿足,對精神文化層面的追求不斷提高。近年來,漢服文化的爆火、河南春晚的出圈無一不印證著人們對文化的追求。戲曲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人們較為熟知的戲曲有京劇、黃梅戲、滬劇,但我國的戲曲種類不止于此,將戲曲文化運用到城市形象的建設中可以將地方戲曲帶入大眾視野,讓城市居民對所在城市產生更為濃厚的光榮感。
  • 如何將戲劇文化運用到城市形象建設中
  1. 建設數字化戲劇博物館,構建城市形象載體
“中國戲曲在千年歷史傳承中形成了大量的戲曲文物、文獻資料、經典劇目,資源極為豐富,內容彌足珍貴。”[10]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三屆政協委員多次提案,呼吁建立國家級戲曲博物館,由于缺少國家權威性、系統性的收集、保存和展示,戲劇文物資料和劇目缺少權威性、系統性的積累留存,有的劇種及其傳承人沒有完整的劇目影像,甚至出現人亡藝絕、團毀戲丟的現象。將已有的戲劇元素進行保存的任務迫在眉睫,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我們可以打造數字化戲劇博物館,讓人們身臨其境地感受戲劇之美。在建設數字化戲劇博物館的同時加大宣傳力度,以地方戲曲作為城市形象載體推動旅游業建設,完善城市形象。
2.基于戲曲文化符號,設計城市形象樣式
隨著社會步入信息時代,越來越多的城市選擇拍攝城市形象宣傳片的方式來提高城市形象的傳播效率,拓展其影響范圍,紀錄片中全面生動的傳播內容會讓社會群眾對城市有直觀的了解。紀錄片應當以地方特有的文化為起點,例如蘇北的淮安、連云港、鹽城三市可以基于地方戲曲的文化符號,以拍攝淮海戲與淮劇演出的紀錄片的方式,用戲曲演出的形式描述城市的建筑特點、人文景觀記錄、設計,穿插城市的建筑以及人文景觀的圖片,這一措施不僅能夠宣傳地方戲曲,而且能夠展現出獨特的城市形象。
四、結語
在本次對以戲曲文化為代表的地方傳統文化的調研中,團隊成員對于地方傳統文化又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對于戲曲文化在打造快樂養老、助推新型宜居城市的建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也有了初步認知。團隊成員也希望通過這次調研,能有更多人了解并喜愛戲曲文化,投入到地方傳統文化的保護中來。希望有更多城市發掘當地特色文化元素,應用到城市形象建設之中,為文化自信道路建設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俞悅.地方戲曲與文化養老[J].戲劇之家,2020(04):222.
[2]仇麗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推動文化養老高質量發展[J].中共烏魯木齊市委黨校學報,2022(02):56-61.
[3]馮德輝.新時代推行文化養老的意義及實踐途徑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9,(36):184-185.
[4]張發年,王淑娟.藝術文化養老:提升老年人生活幸福感[J].藝術教育,2015(05):110. 
[5]滕森.數字化建設視域下的地方戲曲發展研究[J].四川戲劇,2023(06):42-44.
[6]段曉羚.信息化時代傳統戲曲表演藝術發展的困境與機遇[J].文化產業,2023(05):40-42.
[7]廖秀芬.四川基層文化館戲曲資源現狀及發展的思考[J].四川戲劇,2023(04):135-137.s
[8]趙克讓.城市文化與城市形象建設研究[J].四川建筑,2015,35(05):46-47.
[9]李俊俊.傳統文化元素在城市形象建設中的應用[J].黑河學院學報,2019,10(09):209-211.
[10]張詩童. 三屆政協委員多次提案  呼吁建立國家級戲曲博物館[N]. 中國青年報,2023-03-14(012).DOI:10.38302/n.cnki.nzgqn.2023.000806.
 
 
 
 
    作者:唐悅舒 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發布時間:2023-08-23 瀏覽:
  • 山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開展“三下鄉”志愿服務活動